2008年4月22日 星期二

My sound of New York (version.08)


(20-3-2008)
每逢周四,我也盡量找機會鑽到家中附近的Bedford Avenue地鐵站,期待轉到地底的月台時──聽到滿室的小提琴聲。主角是一個來自羅馬尼亞的江湖賣藝人,奏別人的音樂聊以糊口;不過他始終掛著笑容,悠揚的樂聲像能洗滌那裡骯髒不堪的地鐵通道。每次碰面打招呼過後,我便站在一旁當其知音,十數分鐘過後,每每能抖擻精神,然後跳入開往曼克頓的列車,開始一天的行程。 這幾年來跑過不少地方,如何將每次的旅程在記憶的抽屜分辨過來?我選上用自創的「實物類比法」,連上對一個地方的印象,譬如以榛子醬薄餅(Nutelle crepe)來形容早前的巴黎之旅;我知道若干年後,在想起零八年初旅居紐約的日子,自會拿起Dorel Zamfir這幾張CD,來沈澱這四個月來的片斷。 P.S:在芸芸Zamfir的「別人的歌」,我最愛的一段: http://uk.youtube.com/watch?v=roPRp654SyY

2008年4月18日 星期五

大蘋果之友

親愛的大蘋果之友們:

很高興能在這裡跟你們相遇!縱使相聚的時間不多,但值得回憶的片段教我細味良久。

今晚特別要感謝毛牛的厨藝、小潢的慷慨、盛鑑的刀法!!!

http://share.shutterfly.com/action/welcome?sid=0AcOXLdy3ZN2LD-A

要保持聯絡喔!有機會來香港一定要碰面!

珍重!

他鄉遇alumnae




早前於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舉行兩場香港動畫放映會。甫開場時,一位女孩走到身旁:「Do you still remember me?」很是眼熟‥‥‥原來是台北來的雅婷,兩年前她的記錄片《樂生活》在第12屆ifva奪得亞洲部份的大獎。她剛來這裡唸書,半年下來已開啟她的眼界,看她躊躇滿志的模樣,還說會繼續参加ifva,因為那是一個很特別的影展云云,讓她看到亞洲以外的世界,也令她的作品傳到更遠。

不只一次在海外碰到ifva過往的得獎者(平素愛以alumni稱呼),今趟在紐約已遇上三位不同年代、組別的alumnae,獲獎後各有發展,過程裡間或夾雜懷疑,幸好最後還是堅持下來繼續創作。意外聚頭,份外親切!我當然發揮大使本色,讓他們重新與這個大家庭接軌;彼此也成為朋友。這些情誼絕對是這份工作的一大得著──不對,這不再只是一份工作,這些年來的經歷已慢慢累積成一份對living arts/ artist的信念。

2008年4月15日 星期二

ACC同學會


凌晨一時多,與一眾ACC(Asian Cultural Council) 的朋友於Bedford Avenue的地鐵車廂內留影。大家已是份屬六、七字輩的成年人,看來還像大學生。



2008年4月14日 星期一

爆米花之戀


(9-4-2008)
旅居在洛杉磯的時候,曾有一段時間狂熱迷上爆米花,每天不吃過焦糖味的爆米花誓不罷休;不久前又染上皇后區超市獨門出品的藍草莓貝高(Bagel)的口癮‥‥‥幸好目前正處於真空的狀態,未為其他甜食所誘惑。

今天黃昏在Michigan Avenue遇上芝城聞名的Garrett爆米花店,一口氣點上無敵的焦糖暨Cheddar乳酪雙拼。噢,若果這時能躲進附近的電影院看上一齣港產片,那便是最上乘的享受。

Garrett Popcorn Shop (670 N. Michigan Avenue, Chicago)

2008年4月13日 星期日

Chic-加哥


(8-4-2008)
早前被前輩糾正發音,Chicago應被唸成「chic-ca-go」,不是「CHI-ca-go」。原來真的是「音」如其城,沿着海旁的大道漫步,看到左一幢幢Art deco大樓,右一列列現代主義的建築物:Frank Lloyd Wright、Ludwig Mies van der Rohe、Philip Johnson、Frank Gehry‥‥‥無數擲地有聲的名字均曾在這個上世紀的世界大都會上聶起傑作;轉入內街的劇院區,又有百老匯劇、實驗劇、舞蹈不住上演;還有藍調爵士,歌舞昇平──你依然能嗅得這裡chic的氣派,與滬派的十里洋場不遑多讓。
連迎接21世紀的千禧公園(Millennium Park)也變成一眾大師的樂園:Frank Gehry仿如蜘蛛網的露天劇場(Jay Pritzker Pavilion),負責連接Grant Park及Lake Michigan、外貌如一條銀光鱗次活魚的BP大橋,還有Jaume Plensa匠心的玻璃噴泉(The Crown Fountain) ‥‥‥無不與那裡的一草一木和諧呼應,又不失幽默佻皮。

冒失鉤的心水還在Anish Kapoor的《雲門》(Cloud Gate),四年前經由Ferrous推介,最後還變成那年(第十屆)ifva的宣傳品;1460天之後,橫越半個地球,我終於與這扇雲門相遇了。

http://www.millenniumpark.org/

2008年4月12日 星期六

無話可說

(21-3-2008)
前幾天廠長e傳來電郵:原來ifva的得獎作品dvd結集己為國內盜版商「賞識」,率先生產簡體版,還放上國內e-bay熱賣中;廠長還備註此舉令ifva更為同胞認識,着實無話可說‥‥‥

Today's quote (Part 2)


(6-4-2008)
許是「Meant to be」在作崇吧?星期天在皇后藝術館(Queens Museum of Art)閒逛/溜躂時,碰上經Tattfoo Tan「特別處理」的零食售賣機──他廣邀在藝術館参觀的遊人留下金句心願,然後再『隨機』跟其他陌生人分享。一時饞咀,便選定目標(蒜茸味餅乾)投入硬幣──雖然其實覺得隨包裝上附送的金句不太對胃口,算了吧‥‥‥反正我着重的是內涵‥‥‥好,小心奕奕地按上「B6」,然後伸手掏起零食包──什麼竟不是自己當初的心水選──原來是看錯標幟,按了另外一個編號。不過上面的說話仿如度身訂造:

Everything you want to become is already inside you.

常忙於追逐外面的綠草如茵,忘了珍惜所有。

2008年4月3日 星期四

兩岸的風影意象



幾經掙扎,最後決意花八十二塊到古根漢美術館看雲門舞集的《風影意象》,之前敗在太斯斯然,已兩番錯過Mikhail Baryshnikov有份出演的《布萊希特》、Paul Taylor舞團等等。生命短暫,不欲再添一樁錯過。

當初林懷民因檔期問題,未能接受蔡國强参與籌辦奧運開/閉幕典禮的邀請,後來反而成就二人首趟合作的《風影意象》。二人分隔異地,更多時候是靠傳真、電話往來;「風‧影」先由蔡國强出題,配以百多句短句,再由林懷民從氣功、絲綢、形體、光影、中國書法一揮而就,以實體(人/布)表現虛象(風/影),引用蔡國强的說話,《風影意象》不是舞蹈,而是活動的裝置藝術。

在紐約上演的這個版本最特別的地方是從劇場移值到古根漢美術館的展覽心臟地帶──那裡正展出蔡國强的個展──從天花板懸下九輛平冶房車,張牙舞爪地宣示蔡「爆發力」(explosion)的記名風格;圖與蔡的作品對話之餘,又嘗試利用這裡獨有的圓滾旋轉空間,建立舞台效果。觀眾居高臨下,圍着中央從上而下散佈各處,昂望瞰首又是一番「爆發力」的景觀。

開首的一場最為撩人:三位背着白布翅膀的壯男首先現身,從高層慢慢飄然至下,並晃動手上的搖鈴,人未現先聞其聲;然後再從高空拋下三匹數百呎黑布絲綢,如瀑布行水‥‥‥不能說今番林、蔡的合作是天衣無縫,我感受的更多是林老師的意象;直至結尾的一場,蔡國强的爆炸影像投影至舞者手上飄揚的白布,剛與柔,光與影的對比──林、蔡的合體始才完成。

入場其時,現場人頭湧湧,好不容易才擠到最貼近演出者的第一排,不小心碰到身旁的觀眾,四目交投──頃刻呆住了,原來是李安──兩個月前還因工作的緣故,欲透過前輩介紹引見;現在不費工夫,就在咫尺。於是在往後的三十分鐘裡,眼看、耳聽、手觸全是兩岸最頂尖的藝術家,內心還有一陣的悸動;猶幸一念之差,方才領畧到這次最「貼身」的藝術觀賞經驗。原想提出與李合照,冀記下這奇妙的半句鐘──最後也給擱下。固然提不起勇氣,我還相信日後尚有更多接近藝術殿堂的機會,今次就用記憶留住吧。

Cai Guo-Qiang “I Want to Believe” (22 Feb – 28 May 2008)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http://www.guggenheim.org/